万民族 高级农艺师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0-12-15
前几次,介绍了冬季温室生产中容易发生的一些生理病害和番茄的一些重要的侵染性病害。
今天,继续介绍瓜类在冬季温室生产中常见的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一、生理病害
1、低温冷害与冻害
冷害 表现在叶面叶肉细胞或叶脉两侧细胞失绿坏死,呈不规则的白色或褐色斑点;冻害 是由强烈低温造成,首先表现地上部分茎叶的萎蔫,进而茎叶因失水萎蔫、干枯死亡。
原因:
① 冷害放风过早,外界冷空气下沉、或长时间低温,伤害叶绿细胞;
② 强冷空气侵袭,或长期阴、雪天气,使室内温度降至0℃以下,发生冻害。冻害一定引起细胞间结冰,使细胞失水,植株呈现萎蔫,甚至死亡。
防御方法:
① 冬、春季由于温室内、外温差悬殊,风口放风应适当推迟;
②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得知有冷空气侵袭时,事前做好防御保温准备,必要时,动用补温设施增温;
③ 遇到连阴、下雪天气,除做好保温工作外,仍要坚持拉苫透光、或采取补光措施;
④ 发生冻害后的温室,绝不能和平时那样管理。早晨拉苫时间适当推迟;拉苫时,先拉花苫,使温室内温度缓慢上升;在室内用喷雾器给受冻植株喷洒清水,或可适量灌水,增加室内湿度,缓解植株体内水分的散失,使失水的细胞有机会重新获得水分,缓慢地恢复生机。这是抢救受冻植株唯一的措施!
若按常规管理,早晨即将苫全部拉开,则室内升温迅速,植株细胞间冰晶消融蒸发,细胞不可能获得水分恢复生机!因为细胞重新获取水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生理过程,快速升温就会破坏这个过程,植株必将失水枯萎死亡。
2、花打顶
植株生长点部位节间密集、雌花紧簇似龙头状,瓜条生长缓慢。
原因:
① 冬季温室温低,特别地温、或夜温过低;
② 大水漫灌或土壤过湿;
③ 土壤干旱、或盐分过高、或施肥过多、或根系受损等,干扰了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
防御方法:
① 重视温室温度的调控,夜温要保持10℃以上,特别是在冷空气侵袭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② 坚持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湿润,任何时后杜绝大水漫灌;
③ 严禁过量追肥;
④ 防止伤根。
3、沤根
植株呈现萎蔫,初始早晚还能恢复,数天后,植株萎蔫枯死;植株易拔起,无根毛,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剖视根部,内部也变褐坏死;有时,并可闻到酒味。
原因:
① 气温低,连续阴、雪,光照不足,放风通气不够,地温低于12℃,植株出现萎蔫,持续萎蔫就会发生沤根;
② 土壤长期水分过多、或大水漫灌,造成根系窒息,引发自氧呼吸,由自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毒害细胞与组织器官,导致根系的坏死;
③ 施用未腐熟好的有机肥或施肥量过大,也易发生沤根和烧根现象。
防御方法:
① 做好温室的保温工作,得知有冷空气侵袭时,事先做好防冻准备,必要时,要采取增温措施,防止降温影响植株正常生理活动;
② 合理追肥,坚持小水勤灌、杜绝大水漫灌,温室前沿开挖排水沟,防止室外大水渗入室内;
③ 发现有轻微沤根现象时,及时中耕松土、控制灌水,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4、瓜佬
瓜条形状畸形,习惯将这种瓜叫做“瓜佬”.
原因:
黄瓜在花芽分化时,要求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温、湿度,营养)异常,就会产生完全花,结出“瓜佬”果实。
防御方法:
① 黄瓜花芽分化时,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 要求白天气温在25-30℃,夜间10-15℃,光照每天保持8小时以上,相对湿度在70%-80%;同时要求土壤湿润、二氧化碳充足,方能促使雌蕊原基正常发育,遏制雄蕊的发育,避免形成完全花,产生“瓜佬”;
② 发现有“瓜佬”,及时摘除,节省营养,供应正常瓜条生长。
二、侵染性病害
1、瓜类霜霉病
瓜类霜霉病是各种瓜类经常发生的病害,只要环境适宜发病,就有可能流行。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初始为水渍状黄色斑点,后扩大为受叶脉限制的不规则、多角形黄褐斑;在潮湿条件下,叶背病斑处长出灰黑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发病多从基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愈合成片,整叶干枯死亡。
霜霉病是真菌病害,由鞭毛菌亚门的霜霉病菌侵染引起。病菌终年在温室和露地之间辗转危害,导致各种瓜类霜霉病的发生。
病菌主要借气流传播,从气孔、水孔和伤口等处侵入。高温高湿,叶面结露,叶缘吐水等有利霜霉病的发生流行。
当前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
① 首先要搞好保温防冻,不使受到低温伤害,降低活力;
② 特别是水、肥的管理,不使植株受到旱、涝及缺肥的伤害,引起植株早衰;
③ 随时清除病叶,并予妥善处理,减少田间菌源;
(2)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 ①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 ②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 ③ 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 ④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每7-10天1次,依据病情,连续喷药3-6次。用药最好选2-3种,交替使用。
2、瓜类白粉病
瓜类白粉病是常见于叶片上的一种病害,也为害茎、蔓,花与果实,干扰、破坏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理功能,影响产量和品质。
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及叶柄上发生分散的、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不清晰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
白粉病是真菌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病菌侵染引起。病菌在温室、露地辗转危害,所以,周年都可见到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
病菌借气流传播。高温高湿,偏施氮肥,灌水过多,土壤过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以及光照不足等都有利白粉病的发生与流行。
当前防治方法:
白粉病当前的防治主要抓加强管理和药剂防治。
⑴ 管理
主要搞好防冻保温;合理灌水、施肥,不使植株早衰,降低抗性;清除病株病叶,减少菌源。
⑵ 药物防治
常用药剂有:
① 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②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③ 40%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最好选用2-3种药剂,交替使用。
这里,也提请大家注意瓜类的疫病、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这些病害都是我区类上的重要病害。